requestId:688a47b4651715.3646740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2年7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2022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2022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是: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先生;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劉涵女士;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劉莉華女士;畜牧獸醫局負責人陳光華先生包養網。
下面,先請曾衍德先生作情況介紹。
2022-07-20 10:00:15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 曾衍德: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再過三天就是大暑。農諺講,大暑近、農事忙。當前各地正有序推進夏種夏管,全力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在此,我簡要介紹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包養網行情況。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夏糧小麥實現增產,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堅持把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底線任務,以超常超強的力度,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夏糧生產經受了去年罕見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發、農資價格上漲等多重考驗,在去年高基數上再奪豐收。夏糧產量2948億斤、增加28.7億斤,其中,小麥產量2715億斤、增加25.7億斤,優質專用品種占比38.5%、提高1.2個百分點。夏糧小麥增產豐收成為上半年三農乃至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早稻及秋糧豐收基礎較好。預計早稻面積穩中有增,目前收獲過六成、豐收在望。秋糧面積超過13億畝,長勢總體正常。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夏收油菜籽實現“三增”,面積超過1億畝,單產創歷史新高,產量是6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500多萬畝,預計大豆面積增加較多。這將是今年農業生產的又一個亮點。
第二,“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生豬產能回歸合理區間。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4277萬頭,相當于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3%。肉類和水產品全面增包養網車馬費產。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5.3%,其中豬肉產量增長8.2%。牛奶產量增長8.4%,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內水產品產量小幅增長。蔬菜和水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季節性回落。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向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綠色、有包養故事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累計達到6.2萬個。
第三,產業帶動就業增收能力增強,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堅持把促進脫貧地區產業提檔升級作為重點,加強指導服務,強化政策扶持,夯實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基礎。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穩步發展。832個脫貧縣每個縣已初步培育2—3個優勢突出、帶動能力強的主導產業,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加大小額信貸投放,上半年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15.5億元,支持94.5萬脫貧戶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發展生產。就業幫扶超額完成。指導脫貧人口外出務工的同時,引導更多脫貧人口在各類項目建設中就業。截至6月末,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3223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6.7%。此外,東西部協作和社會幫扶深入開展。
第四,種子耕地農機基礎進一步夯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資源普查任務進度過半,已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1萬份、畜禽遺傳材料6萬份、水產遺傳材料5萬份。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首次審定一批綠色、專用和耐鹽堿小麥品種。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上半年建成和開工在建高標準農田7377萬畝,占全年1億畝任務量的74%。農機裝備條件持續改善。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啟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推進機收減損,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
第五,鄉村富民產業穩定發展,農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農產品加工業恢復向好。上半年全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6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比制造業高1.8個百分點。農產品電子商務較快發展,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900億元、同比增長12.4%。鄉村休閑旅游業逐步恢復。農村就業創業勢頭良好。建設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包養網集群、200個農業產業強鎮,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截包養女人至6月末,返鄉農民工就業率90.7%,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在產業帶動、就業創業拉動下,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實際增長4.2%。
第六,鄉村建設穩妥推進,農村改革持續深化。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建立專項推進機制,推動各地有序推進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包養俱樂部。統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創建。今年對工作成效明顯的20個市縣予以督查激勵。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加快建設。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在重要流通節點、農產品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了一批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有序開展,宅基地改革試點穩步推開,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目前,全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超過610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95.5萬個。
第七,農業農村投資穩步增長,農村消費市場逐步恢復。農業農村投資渠道拓寬。落細落實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重大政策落地實施和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上半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827億元,同比增長4%。鄉村消費持續恢復。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7萬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恢復到2019年的98%。農產品進出口保持增長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勢頭。進出口總額達到1616.8億美元,同包養甜心網比增長10.4%。
總的看,上半年農業農包養妹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但應看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災害威脅加大、農民就業增收壓力增大、農業農村投資增速放緩等諸多挑戰,需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以赴奪取糧食豐收,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持續發力推進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
2022-07-20 10:10:20
邢慧娜:
謝謝。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2-07-20 10:14:16
新華社記者:
今年5月份,國務院出臺了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各地各部門也密集出臺了落實措施。請問,農業農村領域貫徹落實情況如何?下一步有怎樣的考慮?謝謝。
2022-07-20 10:26:18
曾衍德:
謝謝你的提問。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重大舉措。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對涉及農業農村部門的各項措施逐條細化、逐項推進,目前已全部落實到位,為保供穩價防通脹、穩住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下一步,農業農村包養網部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包養網VIP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力度,緊盯不放,強力推進,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從工作來看,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全力抓好穩產保供。這是穩住經濟大盤、防通脹保民生的基礎,也是我們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這方面突出抓好兩件事:一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現在看,夏糧已豐收到手,早稻正大面積收獲,要精心組織機收,確保早稻顆粒歸倉。但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占3/4,穩住了秋糧,全年糧食生產就穩住了。我們正在指導各地抓好秋糧田間管理,特別是狠抓農業防災減災,力爭秋糧取得好的收成,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另一個是,保障“菜籃子”產品的供應,重點是要加強設施蔬菜生產,分級落實生豬產能調控責任,統籌抓好牛羊禽、水產品等生產,強化產銷銜接和應急保供,壓實地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穩定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
第二,全力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這是我們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又一個重點任務。主要是通過發展產業來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重點是要引導各地立足縣域和特色優勢資源,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等平臺抓手,包括我們正在大力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一業一群、一縣一園、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讓農民能夠就地就近就業。同時要健全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確保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致富上來。
第三,全力擴大農業農村投資。這方面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扎實有序推進鄉村建設。目前,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印發,“1本規劃+8項硬件改造+3項軟件提升”的建設任務已明確。下一步關鍵是怎么建。要健全責任落實機制,細化部門專項推進方案,明確具體任務和進度安排。要健全項目管理機制,優先實施群眾需求強烈、短板突出、兼顧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要健全主體參與機制,指導地方編制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指南,引導農民干好自己的事情。健全運行管護機制,把設施誰來管、哪個環節誰負責分清楚。另一個方面,加快實施農業農村建設項目。目前,農業農村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已經全部下達,規模比上年小幅增長。下一步要推動優化審批服務,強化跟蹤調度,加快高標準農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物量。同時要抓住擴大投資的有利時機,抓緊啟動“十四五”規劃安排的重大工程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農業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謝謝。
2022-07-20 10:26:35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的問題是,今年以來受國際形勢和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劇烈波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請問,今年我國糧食生產情況怎么樣,接下來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全年糧食產量,端牢“中國飯碗”?謝謝。
2022-07-20 10:37:16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 劉莉華:
謝謝您的提問。糧食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的糧食生產遭遇了去年罕見的秋汛、農資價格持續高漲、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農產品市場大幅波動等特殊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格外關心,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超強的措施抓糧食生產。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各地工作的推動下,從目前情況看,今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還是不錯的。夏糧早稻秋糧三季糧食,夏糧已經豐收到手,增產28.7億斤,早稻收獲過六成,產量有望保持穩定。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了基礎,為穩物價穩預期增信心、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支撐。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秋糧占75%,能否實現全年糧食豐收關鍵還得看秋糧。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秋糧豐收還是有一定基礎的,主要是有兩點判斷:
一個判斷是,面積增加。大家都知道,面積是產量的基礎。目前,除部分雙季晚稻和晚秋糧作物外,秋糧面積大頭已落地。初步預計,今年秋糧面積有望超過13億畝,比上年有所增加。面積主要增在三個方面:一是各地層層壓實責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糧化”、發展間套種,努力種足種滿;二是春夏播期間氣象條件總體比較有利,土壤墑情比較好,比如去年華南因旱種不下去的今年也都種下去了;三是糧食價格比較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比較高。
另一個判斷是,長勢總體正常。秋糧的大頭在東北,東北糧食占了秋糧的1/3以上,今年東北大部雨水好、墑情足,除了局部地區強降雨造成農田內澇、部分玉米受災外,大部地區的作物長勢都好于常年。南方水稻長勢包養也總體正常,黃淮海、西北地區主要是玉米大豆,長勢也不錯。
現在距秋糧收獲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7、8、9三個月既是秋糧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旱澇、臺風等災害多發重發的時期,還是病蟲危害最嚴重的時候,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個關口,任務還十分艱巨。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一環不松、一招不落,全力抓好秋糧生產,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重點是抓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面積的落實。關鍵是要確保晚稻和晚秋作物應種盡種,種在適播期,特別是指導“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區努力發展再生稻,能增一畝是包養網dcard一畝,能增一季是一季。
二是抓好秋糧田間管理。分作物、分區域制定完善秋糧田間管理技包養妹術意見,繼續組織我們部里包省包片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指導農民搞好秋糧的肥水管理,落實關鍵措施,確保安全成熟、促進單產提高。
三是抓好防災減災。重點是要做好洪澇、夏伏旱、高溫熱害、臺風、早霜、寒露風等災害的防范,實現“龍口奪糧”。加強草地貪夜蛾“三區四帶”的布防、水稻“兩遷”害蟲等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實現“蟲口奪糧”。
謝謝。
2022-07-20 10:37:44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
肉蛋奶是菜籃子產品的重要品種,請問上半年我國肉蛋奶的總體生產情況如何?謝謝。
2022-07-20 10:39:34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 陳光華:
謝謝提問。上半年,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生豬產能高位回調,牛羊存欄處于近年高位,家禽生產穩定增長,畜禽產品供應總體充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包養app豬牛羊禽肉產量4519萬噸,同比增長5.3%。其中豬肉、牛肉、羊肉產量分別增長8.2%、3.8%、0.7%。禽肉產量下降0.8%,牛奶產量增長8.4%,禽蛋產量增長3.5%。
畜禽產品價格總體平穩。根據對全國500個縣包養網ppt集貿市場和采集點的監測,6月份,豬肉價格每公斤26.55元,同比下降1.7%;牛肉價格每公斤86.74元,同比增長1.5%;羊肉價格每公斤81.18元,同比下降3.6%;雞肉價格每公斤23.18元,同比增長5.8%;雞蛋價格每公斤11.16元,同比增長11.2%;生鮮乳價格每公斤4.13元,同比下降3.3%。據統計局數據,6月份,畜肉類價格同比下降4.7%,影響CPI下降大約0.16個百分點。謝謝。
2022-07-20 10:39:45
總臺央視記者:
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老百姓對物價走勢十分關注。我想請問,上半年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形勢怎么樣?后期走勢如何?謝謝。
2022-07-20 10:40:05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 劉涵:
感謝您的提問。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農業農村部在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同時,持續加強農產品市場跟蹤分析。從監測調度來看,上半年,我國“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充足,價格總體波動幅度不大,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據我部監測,1-6月份,“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7.96,同比高2.49個點,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分品種來看:
三大主糧價格穩中有漲,6月份稻谷、小麥、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月均價每百斤135元,比1月份漲4.6%,同比高4.5%。其中,稻谷、玉米價格基本穩定,小麥受生產成本上漲推動和國際市場傳導影響,價格恢復性上漲,但漲幅遠低于國際市場的漲幅。6月份,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普通小麥每斤1.54元,比女大生包養俱樂部1月份漲8.5%,同比高22%,漲幅比國際小麥價格分別低約11個百分點和54個百分點。
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價格走勢偏強,受國際大豆供給偏緊、烏克蘭葵花籽油出口受阻、投機資本炒作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國際油脂油料的價格高位上漲,也拉動了國內價格走強。6月份,山東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價每斤2.75元,同比高14.7%,豆油、菜籽油出廠價同比漲30%以上。包養網站但由于我國油脂油料儲備足、調控能力強,加之油菜籽增產,國內食用植物油市場供給有保障,價格漲幅低于國際市場。
豬肉價格觸底回升,“菜籃子”產品季節性波動。3月底以來,豬肉價格持續回升。6月份,豬肉月均批發價每公斤21.57元,環比漲4.3%,同比低8.2%。蔬菜、水果、雞蛋等重點品種供應充足,由于成本上漲以及持續高溫天氣影響,當前價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波動基本符合常年規律。
下半年,盡管面臨諸多的內外部風險挑戰,但我國農產品有望繼續保持量足價穩的態勢,從生產來看,夏糧再獲豐收,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長勢良好,大豆油料擴種任務落地,能繁母豬存欄處于合理區間,肉蛋奶產能穩定,蔬菜在田面積和產量均有所增加,穩產保供的基礎牢固。從庫存來看,稻谷、小麥全社會庫存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玉米庫存也有所增加。從進口看,1-6月累計進口糧食7978萬噸,同比小幅下降,隨著國際糧價下跌,預計糧食進口將穩中有增。從消費來看,食用植物油、食糖、畜產品、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消費將有所恢復,但總體保持平穩,對價格拉動有限。謝謝。
2022-07-20 10:43:51
中國農村雜志社記者:
現在是小麥購銷的旺季,農民群眾最關心的是豐收后糧食能否賣出好包養金額價錢?請問小麥今年的購銷形勢如何?謝謝。
2022-07-20 10:44:44
劉涵:
謝謝您的提問。今年小麥實現豐收增產,各方反響積極,市場購銷兩旺。據我部調度分析,今年新麥上市以來,市場運行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方面,價格行情歷史最好。由于新麥的質量明顯好于去年,籽粒飽滿、容重高,市場需求旺盛,收購均價穩定在每斤1.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約3毛錢,是近年來最好的市場行情。另一方面,收購進度正常偏快。糧食加工、貿易、儲備等企業收購意愿較強,入市積極、購銷活躍,市場收購平穩有序,進度略快于上年。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7月1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新麥3731萬噸,同比增加169萬噸。據對主產區調度,由于小麥單產高、價格好,再加上中央財政兩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農民今年的種糧收益普遍好于上年,實現了豐產又增收。
從后期走勢來看,小麥產需平衡有余,收購價格將小幅波動。考慮到夏季高溫多雨,糧食保存難度比較大,建議農民朋友們把握好售糧的時機和節奏,防范壞糧風險和市場風險,獲得更好的收益。謝謝。
2022-07-20 10:49:04
中宏網記者包養意思: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地方出現農民工返鄉。請問,返鄉農民工目前的就業情況如何?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謝謝。
2022-07-20 10:51:19
曾衍德:
謝謝您的提問。農民外出務工就業是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正如你所說,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散發、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城市部分行業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用工需求下降,一些農民工返鄉就業。針對這一情況,農業農村部門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落實就業幫扶政策,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從監測情況看,截至6月底,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達到90.7%,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重點從四個方面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
第一,發展富民產業穩崗。這是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的關鍵。我們的工作著重是“兩個”。一個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通過促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業提檔升級包養網站。發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農業全產業鏈,把就業機會盡可能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另一個是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立足鄉村資源,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鄉村休閑旅游和直播帶貨、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第二,支持農村創業增崗。返鄉農民工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較高的技能水平,返鄉創業有優勢。我們要深入實施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建設一批返鄉入鄉創業園、農村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推進創業服務“一站式”辦理,以創業帶動就業。大體上是一個返鄉農民工創業能帶動6-7個穩定就業,帶動15-20個靈活就業。
第三,加快項目建設拓崗。近期國務院有關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