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累計資助學生S包養網站(幼兒)1.06億人次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68ced8c2c4c5.26243699.

2019年全國累計資助學生(幼兒)1.06億人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教育公平,事關社會公平,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9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各級教育、財政等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持續加強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更加完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學包養網生資助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國家學生資助政策持續完善
  (一)將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義務教育“一補”范圍
  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率先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包養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費補助范圍。
  (二)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
  2019年6月,財政部、教育部印發《關于調整職業院校獎助學金政策的通知》,決定從2019年起,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每年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
  (三)本專科生國家獎助學金進一步提標擴面
  財政部、教育部在《關于調整職業院校獎助學金政策的通知》中明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
  一是增加高職院校國家獎學金名額。從2019年起,將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由5萬名增加到6萬名,增加的名額全部用于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高職院校學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
  二是擴大高職院校國家勵志獎學金覆蓋面。從2019年起,將高職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覆蓋面提高10%,即由3%提高到3.3%,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
  三是擴大高職院校國家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從2019年春季學期起,將高職學生國家助學金覆蓋面提高10%,平均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同時,普通本科學生國家助學金平均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本專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在學前教育階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地方包養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在義務教育階段,統一城鄉“兩免一補”政策,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其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縣、邊境縣、革命老區縣等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包養網食補助。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獎學包養金、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為主,地方政府資助、學校和社會資助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為主,地方政府資助和學校、社會資助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本專科教育階段,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師范生公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建立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校內獎助學金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二、學生資助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一)精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教育部督促和指導下,各省級教育部門、中央部屬高校全面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包養網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或修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具體認定辦法,為精準資助提供了制度保障。為更加精準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需求,教育部會同財政部落實國家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將本專科學生國家助學金平均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全面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分檔發放,由每生每年按照2000元標準統一發放,調整為各地結合實際,在1000—3000元范圍內分檔發放。
  (二)資助育人方式進一步拓展
  在廣泛宣傳和大力推動下,各地各校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培養成才,才能徹底改變他們及其家庭的命運,才能有效阻止貧困代際傳遞。各地各校更加重視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指導和心理疏導,把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提升和就業擺在資助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強化資助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始終堅持把德育放在資助育人工作的首位包養,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著力培養學生擁黨愛國、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很多學校將資助育人工作納入“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體系,初步形成了全員參與、各部門配合、各教育教學環節統籌協調的資助育人機制。
  (三)規范管理持續推進
  2019年,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制定包養網《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學生資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助工作順利開展。制定《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確保本專科生和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研究制定部分國家學生獎助項目操作規程,形成全國統一的國家獎助政策執行規范。
  (四)政策宣傳緊盯關鍵節點
  2019年中考、高考前夕,教育部發布致初中、高中畢業生的“兩封信”,介紹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高考結束后,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政策措施。新生錄取期間,隨錄取通知書向每一位大學新生發放《國家資助助你飛翔——高校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簡介》;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向全國手機用戶發送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公益短信;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各中央部屬高校,在7月15日至9月12日全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起始時間比2018年提前8天。
  (五)資助服務更加貼心暖心
  各地各校全面取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蓋章環節,改為申請人個人承諾。大部分省份在高考前啟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預申請;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牧區,以及貸款學生數量較多的縣、市(區)將貸款受理點下沉至鄉鎮。很多高校借助學生日常消費監測數據,將自尊心強、不愿申請資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篩查出來,主動給予資助。各地各校在國家助學金評審、公示、發放環節中,更加注意保護學生的個包養人隱私,不公示學生和家長個人敏感信息,妥善選擇公示形式和范圍。
  包養三、把助力脫貧攻堅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各地各校嚴格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瞄準教育最薄弱區域和最貧困群體,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力的舉措,充分發揮學生資助在促進脫貧、防止返貧和新發生貧困現象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精準排查建檔立卡等特殊困難學生
  教育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中國殘聯,積極推動全國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與三部門信息系統實現在線對接和數據定期比對,將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孤兒、殘疾等特殊困難學生排查出來,并將比對生成的五類特殊困難學生名單通過信息系統“下灌”至各地各校,有力地支撐學校開展困難學生認定和精準資助工作。各地還依托鄉鎮中心校和村(居)委會,建立聯動排查工包養作機制,將系統線上比對與線下走訪摸排有效結合,精準識別出每一位建檔立卡學生,努力實現建檔立卡學生資助“一個不漏”。
  (二)加大“三區三州”學生資助力度
  有關省(自治區)不斷加大學生資助政策和資金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傾斜力度,確保深度貧困地區的每一名學生不因經濟困難失學輟學。組織召開“三區三州”學生資助工作推進會,推動“三區三州”地區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特別是做好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組織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開展教育扶貧專題調研,實地督導國家學生資助政策落地。加大對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力度,幫助他們順利就業,帶動其家庭穩定高質量脫貧。學生資助政策的全面落實,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有效加快了貧困家庭脫貧步伐,有效避免了已脫貧家庭返貧,有效防止了相對貧困群體中產生絕對貧困現象。
  2019年,全國累計資助“三區三州”地區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學生(幼兒)627.26萬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累計資助金額106.83億元。
  (三)全面助力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
  各包養網地在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基礎上,還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出臺相關學生資助政策,有效保障建檔立卡等學生資助需求,使在校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得到全面保障。這使得一些因擔心經濟問題讓子女輟學在外的家庭打消顧慮,重新送其子女回到校園。對于重新回到校園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各地也在第一時間落實相關資助政策,保障他們回得來、留得住,有效地增強控輟保學的效果。
  四、資助人數和資助資金持續增長
  (一)資助人數1.06億人次,增幅8.05%;資助資金2126億元,增幅4.07%
  2019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學生(幼兒)10590.79萬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789.31萬人次,增幅8.05%;累計資助金額2126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83.05億元,增幅4.07%。學生資助資金連續十三年保持快速增長。
  其中,資助學前教育幼兒914.41萬人次,資助金額116.26億元,比上年增加4.35億元,增幅3.89包養網%;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2025.70萬人,資助金額202.84億元,比上年增加11.85億元,增幅6.20%;資助中職學校學包養生1592.86萬人次,資助金額305億元;資助普通高中學生1240.23萬人次,資助金額185.01億元,比上年減少4.78億元,降幅2.52%;資助普通高包養網校學生4817.59萬人次,資助金額1316.89億元,比上年增加166.59億元,增幅14.48%。
  (二)營養膳食補助惠及學生4060.82萬人,投入資金290.28億元
  2019年,全國727個國家試點縣級單位(含兵團36個團場)約7.60萬所學校開展營養改善計劃,惠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2151.13萬人,累計支出資金168.1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60.68億元;29個省份在1035個縣開展了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工作,覆蓋學校6.97萬所,惠及學生1909.69萬人,累計支出資金129.60億元。
  五、財政資助資金占主導地位
  (一)財政投入1449.55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68.18%
  2019年學生資助資金中,財政投入共計1449.55億元(不含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159.47億元,增幅12.36%。其中,中央財政資金826.94億元,比上年增加151.51億元,增幅22.43%;地方財政資金622.61億元,比上年增加7.96億元,增幅1.30%。
  財政資金占當年資助資金(不含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的比例為68.18%,是國家學生資助經費的主要來源,發揮了主導作用。其中,中央財政資金占2019年資助資金總額的38.90%,占當年財政資金總額的57.05%;地方財政資金占2019年資助資金總額的29.28%,占當年財政資金總額的42.95%。學前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113.61億元,占學前資助資金總額的97.72%;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均為財政資金;中職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302.75億元,占中職資助資金總額的99.26%;普通高中資助財政資金投入172.83億元,占普通高中資助資金總額的93.42%;普通高校資助財政資金投入657.52億元,占普通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49.93%。
  “三區三州”地區學生資助資金中,財政投入共計100.78億元(不含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其中,中央財政資金50.82億元,地方財政資金49.96億元。
  (二)高校學生國家助學貸款346.07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6.28%
  2019年,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共計346.07億元,比上年增加20.53億元,增幅6.31%,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6.28%,占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26.28%。
  (三)學校資助資金投入303.27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4.26%
  2019年,各級各類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支出資助資金共計303.27億元,比上年增加11.30億元,增幅3.87%,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4.26%。
  (四)社會資助資金投入27.11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28%
  2019年,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等各類資助資金共計27.11億元,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28%。
  六、各項資助政策全面落實
  (一)學前教育幼兒資助
  2019年,各級政府、幼兒園及社會共計資助幼兒914.41萬人次。其中,政府資助865.65萬人、幼兒園資助44.62萬人、社會資助4.14萬人。資助金額共計116.26億元,其中,政府資助113.61億元、幼兒園資助2.38億元、社會資助0.27億元。
  “三區三州”地區共計資助幼兒175.17萬人次;資助金額包養網共計32.6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97億元,地方財政資金21.69億元,幼兒園資金53.76萬元,社會資金23.18萬元。
  1.政府資助
  2019年,各級政府共資助幼兒865.65萬人。其中,西部地區620.40萬人、中部地區110.10萬人、東部地區135.15萬人。
  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113.61億元。其中,統包養網籌安排中央財政資金25.67億元,占財政資金總額的22.59%;地方財政資金87.94億元,占77.41%。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78.91億元,占69.46%;中部地區11.94億元,占10.51%;東部地區22.76億元,占20.03%。
  “三區三州”地區各級政府共資助幼兒175.08萬人;資助金額共計32.6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97億元,地方財政資金21.69億元。
  2.幼兒園資助
  2019年,全國幼兒園提取事業收入資助幼兒44.62萬人。其中,西部地區15.08萬人、中部地區25.50萬人、東部地區4.04包養萬人。
  全國幼兒園提取事業收入資助幼兒資金2.38億元。其中,西部地區0.93億元、中部地區1.10億元、東部地區0.35億元。
  3.社會資助
  2019年,全國4.14萬幼兒獲得社會資助。其中,西部地區1.82萬人、中部地區1.44萬人、東部地區0.88萬人。
  社會資助資金共2651.26萬元。其中,西部地區781.14萬元、中部地區1204.33萬元、東部地區665.79萬元。
  (二)義務教育學生資助
  2019年,全國共有2025.70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政策,包括寄宿制學生1290.11萬人,非寄宿制學生735.59萬人。其中,西部地區1208.08萬人、中部地區581.05萬人、東部地區236.57萬人。
  各級財政共計投入資金202.8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4.81億元,占財政資金總額51.67%;地方財政資金98.03億元,占48.33%。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資金為126.42億元,占62.33%;中部地區54.12億元,占26.68%;東部地區22.30億元,占10.99%。
  “三區三州”地區共有239.50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政策,占“三區三州”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55.09%,包括寄宿生219.28萬人,非寄宿生20.22萬人;資助金額共計34.5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20.36億元,地方財政資金14.22億元。
  (三)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
  2019年,全國共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1592.86萬人次,資助金額305億元。其中,1.99萬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政策,獎勵金額1.19億元;296.32萬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資助金額59.26億元;1161.93萬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資助金額232.39億元;地方政府資助99.85萬人次,資助金額9.91億元;學校資助29.54萬人次,資助金額1.47億元;社會資助3.23萬人次,資助金額0.78億元。
  “三區三州”地區共計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44.12萬人次;資助金額共計13.2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8.06億元,地方財政資金5.17億元,學校和社會資金0.01億元。
  1.國家獎學金
  2019年,全國近2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區5977人,占國家獎學金獎勵學生總數的30.01%;中部地區7374人,占37.03%;東部地區6564人,占32.96%。
  中央財政投入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獎包養網勵資金1.19億元。
  2.國家助學金
  2019年,全國有296.32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區151.77萬人,占享受國家助學金總人數的51.22%;中部地區105.67萬人,占35.66%;東部地區38.88萬人,占13.12%。
  全國各級財政共投入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資金59.包養網26億元,占中職學生資助總額的19.43%。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0.92億元,占國家助學金總額的69.05%;地方財政資金18.34億元,占30.95%。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國家助學金資助資金30.35億元,占51.21%;中部地區21.13億元,占35.66%;東部地區7.78億元,占13.13%。
  “三區三州”地區有14.76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資助金額共計4.8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3.24億元,地方財政資金1.60億元。
   3.免學費
  2019年,全國1161.93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其中,西部地區363.91萬人,占享受免學費學生總數的31.32%;中部地區416.29萬人,占35.83%;東部地區381.73萬人,占32.85%。
  全國各級財政共投入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資助資金232.39億元,占中職學生資助總額的76.19%。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40.97億元,占免學費資助資金總額的60.66%;地方財政資金91.42億元,占39.34%。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包養免學費資助資金72.73億元,占31.30%;中部地區83.31億元,占35.85%;東部地區76.35億元,占32.85%。
  “三區三州”地區共有22.02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資助金額共計7.1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79億元,地方財政資金2.36億元。
  4.地方政府資助
  2019年,地方政府在落實國家獎學金、免學費、國家助學金政策的基礎上,另外共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99.85萬人。其中,西部地區資助69.46萬人,占69.56%;中部地區資助11.73萬人,占11.75%;東部地區資助18.66萬人,占18.69%。
  地方政府在落實國家獎學金、免學費、國家助學金資金的基礎上,另外共投入資助資金9.91億元。其中,西部地區5.23億元,占52.77%;中部地區1.39億元,占14.03%;東部地區3.29億元,占33.20%。
  “三區三州”地區地方政府在落實國家獎學金、免學費、國家助學金政策的基礎上,另外共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7.17萬人,投入資金1.21億元。
  5.學校資助
  2019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資助29.54萬人。其中,西部地區資助9.21萬人,占31.18%;中部地區資助14.08萬人,占47.66%;東部地區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